|
互连网的迅速普及使得同性恋网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为网络更自由,并且没有主流话语权的控制,所以它让在现实中找不到空间的同性恋有了一个释放自己感情的舞台。而同性恋网站的繁盛也客观上促使了同性恋被社会的接受。因为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话语权,因而能够展现自己,能把自己声音传给大众,总之,话语权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伴随着同性恋解放运动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国内的媒体也开始更多的报道这些内容,如荷兰的给予同性婚姻的合法地位,以及柏林和巴黎的同性恋市长,并且一年一度的世界各地的同性恋游行,都让我们大众了解了世界各地同性恋的状况。在世界同性恋人权运动的带动下,中国也开始关注这一巨大群体。这是一大进步,但比西方很多国家已经是大大的落后了,因为同性恋在中国才刚刚摆脱病态,而其他一些国家都给予了同性恋婚姻和收养权了。
在当代中国社会里,同性恋已经不是合法与否的普遍行为规则的问题,而是已经转化为主流与边缘或者多数与少数的关系问题。在这样的关系中,多数的歧视、排斥代替公权机关的强制惩罚,成为同性恋者所面对的主要压力和威胁。更何况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思想还残存的国家,普通民众仍视同性恋为洪水猛兽,人们的歧视还是相当的严重,这就是为什么很少有人知道身边有同性恋,并且那些本不适合按传统形式结婚的同性恋都进入了婚姻的牢笼。没有人理解他们,他们也不会公开寻求自己的权利。正象有的同性恋这样说:“我们白天是人,晚上是鬼啊?我们永远要戴上那个沉重的面具,以防被别人发现自己真实的身份。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别人根本体会不到作为同性恋的苦。”
当前中国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不大不小的“同性恋疑惧”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总是惧怕那些自己并不了解,但又被说成很可怕的东西。同性恋一直被当作一个坏词来使用,人人唯恐避之而不及,因此时常要警惕地审视一下自己,看看有没有这样的苗头。尤其是青少年,一方面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判定自己的性行为指向;另一方面,某些试图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通俗文字又不讲清楚,或者讲不清楚什么是同性恋;结果使一些青少年知道得越多反而越糊涂,越是想了解自己反而越缺乏自信。反过来想想,如果这个词是个好词,还会有那么多人由于怀疑自己是同性恋者而苦恼吗?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人类现象,我们对于同性恋的了解还很不够。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再去渲染,更不应该把它作为否定自己的理由或者攻击别人的武器。
因为同性恋这个问题已经不可避免的呈现在社会的面前,所以,中国的一些门户网站,诸如新浪,搜狐,263分别做了关于同性恋的专题,这为大众正面的了解同性恋提供了一个平台。我想,这也是媒体的责任。在它们的留言版上也出现了同性恋和异性恋正面的对话,尽管有些人还是大骂同性恋。我们不能否认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同性恋这个话题已经可以放在一块讨论了。
但对中国同性恋者来说,要得到社会大众的接受认可,没有什么捷径可言。如果同性恋者不以自身的行动努力来改变其他人的观念和态度,他们将永远不会享有本来应该拥有的权利。同性恋者必须勇敢地站出来,让其他人了解自己,让其他人明白自己的权利要求,并有勇气在歧视和排斥中坚持伸张自己的权利要求,捍卫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改变其他人的观念和态度,也才可能最终获得自身的权利。
显然,这条路也是漫长的。但社会总是向前进的,随着人们对于自己权利的争取及在学术界的推动下,在发展的过程中,这条路会显著缩短的。相比于西方社会,中国过去并没有把同性恋真正的刑事化,中国同性恋所面对的主要是民间的歧视与压力。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李银河曾经说过中国是同性恋的半个天堂。然而,中国同性恋实际上是处于一种失语的地位,它被官方漠视,其权利的争取自然也是缓慢的。而西方过去虽然同性恋行为是犯罪,但他们争取权利是积极的。从“石墙”,倒后,西方的同性恋团结了起来,组成了团体,直接开始了争取权利的斗争。从他们现在所处的地位可以看出,他们的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西方同性恋解放运动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同性婚姻合法化。两个同性恋人可以像异性恋者一样登记注册结婚,享有与异性恋配偶完全相等的权利,包括继承权、抚养权,等等。他们对同性婚姻的向往与追求是极美丽的。它是确认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完全平等的一种表现,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同时,它也可以解决目前困扰同性恋者的诸多问题,如对社会认同的渴望,对稳定的情感与肉体关系的向往,对家庭生活的追求,对抚养子女的希冀,对晚年所需相互关怀的生活的考虑,对人生归宿感的需求,以及伴侣的待遇问题,如医疗保险,等等。
|